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  
扶贫攻坚砥砺奋进
——一位法院家属的驻村日记
时间:2017-11-29单位/部门:鹤庆县法院作者/编辑:黄焜点击:

 

2017年11月15日    星期三   晴
这段时间,鹤庆县的扶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,全县上下都忙着这台工作。本来这件事与我无关,我只是华润水泥厂的一名普通员工。但是因为媳妇的原因,这件事或多或少都与我有关了。这让我想起了今年6月初的事情——她是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,他们单位挂钩松桂镇的大营村。那会,她还不是我媳妇,只是女朋友。
那天,曾经的女朋友、现在的媳妇约我和她去松桂下乡,到她挂钩的贫困户家走访——她的同事也有一起去的,但因为挂钩的自然村不一样,她挂钩的农户有两家在干河——挂干河的同事都已走访完,她因工作原因没有和大部队一起行动——她害怕拖同事的后腿,就约我一起去。我也想去体验一下生活,便爽快的答应了她。
那天,天气不算晴朗,天空中朵朵白云遮掩住太阳的光芒。一个非常凉爽的气候。我们的目的地——松桂镇大营村。虽是鹤庆土生土长的人,但因为一直生活在城里,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。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无限的遐想。我们一路扬尘而去,山路是那般的崎岖不平,也注定了这是一场不平凡的旅程。
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,我们终于来到了大营村委会门口。门前斜对面绽放着美丽的白色小花,她是如此独特,如此惊艳人眼。
简单的分工与干粮分发,随行领导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后,各位法官便开始了他们的工作。
正当我们要离开,去她挂钩、住在村委会附近的农户家时,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突然叫住了她,告知她这户的户主前个月已经不幸去世了。听到这个消息,她懵了,我也呆住了。她还是决定去那位农户家看看。在路上,听她介绍,这位哥哥才40出头。40岁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呢!太可怜了。我内心不禁阵阵酸楚起来。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,经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。愿逝者安息,活着的人坚强,且活且珍惜吧!
很不幸,寻该户不遇——铁将军把门!
她又决定去看看她原来挂钩现在已经通过社会兜底脱贫、独自生活的爷爷。经过不短的时间,爬坡,走过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,我们来到了那位爷爷家。还没到,远远的就听见了犬吠声——我们的到来惊动了爷爷家的汪星人。爷爷家很简陋,几堵坍塌的土墙,凌乱堆积的瓦,歪歪斜斜、要倒要倒的圈房……我的心一沉:这样的房子能住人吗?听见狗叫声,爷爷已经迎了出来。爷孙俩亲热的交谈着,嘘寒问暖。看着眼前满脸皱纹,但依然豁达乐观的爷爷,我心里涌起一股心酸:本应颐养天年,享清福的年纪,却还要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操心,这让我心里很不好受。但爷爷依然笑对人生。家虽简陋,却打扫得干干净净。一头猪、几只鸡、一条狗便是他的伙伴。在我眼中,不免凄凉和悲哀。但老人说,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他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。身体还算健康,政府把他纳为五保户。他让我们不要担心他,他还种了几块玉米,生活是有保障的。老人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我——他,一个快80岁的老人还能这样积极的生活,一个人不等不靠,不辞辛劳的耕耘着让我很感动。对她,老人非常感激。离开后,她和我说,她一共挂了5户,脱贫了两户(包括这个爷爷),但最让她挂牵的是这个爷爷,独门独户独人,离村子还不近。所以即使后面爷爷脱贫了,她只要下村,条件允许她都会去看看老人家……贫穷,除了天时地利的影响,人的惰性也是致贫的极大因素。如果每个人都独立自主,自力更生,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就更好开展了。说实话,这次走访,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番洗礼。这于我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。
简单吃过午饭后,我们搭便车来到干河村,走访剩余的两家农户。有一户,她挂钩了多年但没有见过户主一家人——他们举家到外省打工了,很少回来,也早就脱贫了。现在这个年代,真的是,人只要不懒,总不会过得太差!
干河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,村民们大多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。不过所幸,路已经在修了。
我们先来到罗叔家——她这样称呼。家里只有罗叔和罗婶。两位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。他家有2亩多旱地,种植了玉米,养了一头牛,七八头小猪,十多只鸡。尽管这样,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很辛苦。大营缺水是个大问题,干河干河,虽然有河,但河水常年干涸,故取村名“干河”。刚开始我还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叫,听她介绍我才知道。当然,她也是听同事介绍的,要不然她一个外地人怎么知道那么详细?看来,她是个有心人。罗叔介绍,他们只能靠天吃饭,如果雨水多,收成就会好些,不然就会颗粒无收。罗叔罗婶年过50,虽有两个女儿,但都远嫁四川了,也帮不了他们什么。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他们的一日三餐。生活过得很是清苦。我的心不免又一阵阵酸楚和难过了起来。
随后,我们来到熊大哥家。一个极其简陋的房子里凌乱的摆着些破旧的桌椅,桌子上凌乱的放着些东西,上面还粘着一层厚厚的尘土。只有一个大通间,两张简陋的木板床就是他们一家休息的地方。他有一儿一女。女儿读中专,已经去深圳实习。儿子读初一(这会应该初二了)。平日里熊大哥会外出到龙珠村委会给人耕地,每天可以挣200元 ,但是这样的活路只有3个月左右。剩下的日子,他也只能在家里和嫂子一起干农活。这户是我们那天走访的贫困户中最有希望靠自己脱贫的一家。熊大哥说,等他姑娘工作了,家里的生活将会松一大截。看着他憨厚的笑脸,和对生活的希望。让我原本酸楚的心,看到了一丝阳光。
事情过去快半年了,我仍记忆犹新。最近她们法院又频繁下村了。听她说,半年时间,大营村发生了许多变化,黄柏箐的路修好了,羊龙潭提水工程也快通水了……这都是老百姓的福音啊!
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,共享改革红利!
        (作者单位:华润水泥(鹤庆)有限公司